傍上华为,润和软件,一骑绝尘!

Connor HTX交易所 2025-07-31 2 0

华为,再出王炸!

据行业消息,华为将于2025年5月在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,届时将正式推出首款搭载HarmonyOS操作系统的电脑产品。

这意味着,华为终端全场景生态的“最后一块拼图”即将补全,鸿蒙系统将实现手机、平板、电脑的全场景生态闭环,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。

那么,在开源鸿蒙的产业链上,都有哪些优秀企业呢?

从产业链看,开源鸿蒙的上游为代码捐赠人,主要负责整个系统底层架构的建设,包括华为、润和软件、软通动力、拓维信息、中软国际等企业,其中A类捐赠人最为关键;

傍上华为,润和软件,一骑绝尘!

中游主要是物联网操作系统、软件开发商,这部分公司与代码捐赠人存在重叠,像软通动力、润和软件、华为等都是在同时布局;

下游则是物联网企业的硬件或者应用,如银行APP、国家电网等。

就鸿蒙生态当下的阶段而言,显然是搭建方面更为重要,也就是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环节。

其中,润和软件作为开源鸿蒙代码初始的六家A类捐赠人之一,属于开源鸿蒙的核心元老,地位十分崇高。

十几年前,润和的业务还停留在软件业务的外包开发,而近年来,公司大力发展以开源鸿蒙、开源欧拉和AI为主的创新业务,实现了从“跟随”到“原创”。

2024年,润和软件的创新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6.81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41.52%,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高达20.03%。

傍上华为,润和软件,一骑绝尘!

展开全文

那么,润和软件创新业务的增速,为何会如此迅猛呢?

先来看,开源鸿蒙。

在鸿蒙生态中,润和软件不仅参与了开源鸿蒙核心开发,还推出了适配RISC-V芯片的HiHopeOS系统并落地商用。

公司所开发的HiHopeOS,是国内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全场景智能物联操作系统,目前已经应用于金融、电力等多个领域。

近年来,随着电信、电力行业信创替换节奏开始加快,国内的信创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。

据行业预测,我国信创产业规模将于2022年的16689亿元大幅增长到2027年的37011亿元,前景广阔。

傍上华为,润和软件,一骑绝尘!

截至2024年末,润和软件已经推出了12款以开源鸿蒙为基础的软件,发行数量在社区更是一骑绝尘,位列第一。因此,公司作为开源鸿蒙的核心元老,有望与其共享行业下游需求激增的红利。

然后是,欧拉。

与鸿蒙一样,开源欧拉(openEuler)也是由华为自主研发,针对服务器系统的开发平台。

随着CentOS停止服务,国内openEuler装机量和下载量迎来了大幅攀升。数据显示,2023年,openEuler在新增服务器操作系统中的市场份额高达36.8%,位居第一。

早在2020年,润和软件就率先推出了基于openEuler的国产操作系统发行HopeStage,相比于软通动力等企业,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。

此外,公司还是openEuler代码的黄金捐赠人,全面参与openEuler项目的重大决策和项目管理,关系十分紧密。

当然了,公司当下最受关注的还是AI赛道。

2025年,润和与华为昇腾联手推出DeepSeek一体机,凭借着领先的技术,把大模型训练变成了“开箱即用”。

那这个“开箱即用”有多高效呢?

打个比方,就像把衣服扔进全自动洗衣机,即使企业不懂算法,但只要插上电就能够获得定制化AI服务,以此帮助客户构建自主可控、云边协同、兼容多元生态的企业级AI中枢。

除此之外,润和软件的“技术实力”,也体现在财报数据中。

尽管润和软件和软通动力都是华为生态的核心元老,但两者的“待遇”却不同。

软通动力2024年的营收高达313.2亿元,约为同期润和软件的9倍(33.99亿元),可是,润和的毛利率、净利率却常年碾压这位“老大哥”。

傍上华为,润和软件,一骑绝尘!

从上图来看,2025年第一季度,润和软件的毛利率达到22.54%,领先软通动力近12个百分点;同期,润和的净利率为3.67%,与软通的-3.16%也形成鲜明对比。

借用业界的一句评价就是,软通动力是华为的“打工人”,而润和软件更像是“技术合伙人”。

然而,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成功,企业也是一样。

近年来,润和软件的研发强度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。从2021年到2025年第一季度,润和软件研发费用率维持在8%左右,相比之下,软通动力的研发费用率却在一路下滑,2024年甚至下降至2.93%。

傍上华为,润和软件,一骑绝尘!

那么,润和软件这些研发费用都用在哪儿了?

根据公司年报披露,近年来,润和软件在AI软硬件一体化平台、欧拉操作系统等方面持续进行技术创新,在手的研发项目众多。

傍上华为,润和软件,一骑绝尘!

尽管这些项目初期的投入较高,但随着新业务落地和新品周期的到来,公司后续的业绩有望加速兑现。

结语

背靠大树好乘凉。

当下的润和软件,在“传统”的技术服务业务稳定发展的基础上,成功实现了创新业务的重大突破,在开源鸿蒙、开源欧拉及AI业务上多点开花。

在可预见的未来,公司乘着华为的“东风”,凭借着创新业务的加速放量,以及强大的技术优势,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
评论